词条 | (二)曲折徘徊阶段(1958—1977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曲折徘徊阶段(1958—1977年)1958年1月,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及所属机构与省商业厅合并。供销社归口管理的农村合作商店、 合作小组也“升级” 到国营企业。 供销社转国营以后, 原来适应农村市场的整套规章、 制度、 办法和社员股金分红被取消, “大购大销”、 超收超购, 估买估卖, 任意赊销, 使质次价高、冷背商品大量压库, 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1961年9月15日, 中共青海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联合通知, 决定恢复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到1961年, 全省实有基层供销合作社165个, 为1957年的95%; 重新登记社员32万余人, 为1957年的73%; 清查股金87万元, 为1957年实有股金总数的58%。并按照银行利率兑现了社员应得的红利。 1962年7月1日省供销合作社与省商业厅正式分开办公,1963年3月4日至8日, 省供销合作社召开的第二届第一次社员代表会议, 正式恢复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到1963年底, 全省供销社社员发展到50.9万人, 比1957年多6.5万人, 供销社社员股金发展到174.4万元, 比1957年多27.2万元。 一些适合农村市场的购销措施也得到实施: ❶开展了自营业务, 即将完成统购、 派购任务以后的一、 二类产品和三类农副产品允许供销社自行收购和销售。 到1963年底, 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建立合作贸易货栈8个, 工作人员114人, 其中省货栈64人, 年自营业务总值1125万元, 占同期销售总额的12.4%, 拓宽了农村商品流通渠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