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一直十分重视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大搞农田林网化和河滩、海滩防护林,以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农田,保障农作物生长和人畜安全。41年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每年植树造林都在100多万亩、四旁植树2亿多株,1985年最多达185万亩、2.5亿多株。截止1990年,全省有林面积已达2 769.4万亩,占宜林面积的66.4%,其中用材林430.5万亩,经济林1 318.3万亩,防护林982.9万亩,薪炭林24.1万亩,另有四旁植树7.2亿株,林木覆盖率已达16.8%。全省经过40多年的绿化,对改善农业环境起了积极的作用:❶调节气候。据鄄城县4年观测,林粮间作和空旷地对照,早春风速降低42%—55%,水面蒸发减少44%—50%,空气湿度增高9%—29%,土壤含水量大24%;在5、6月间,一般能降低风速42%—55%,水面蒸发减少44%—50%,空气湿度高20%—29%,土壤含水量大24%,干热风天气气温平均低0.4%—1.2%。在8年生桐粮间作地,小麦平均增产28.74%,春玉米增产32.34%,谷子增产20%;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