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水土流失的治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水土流失的治理广东的水土保持工作是从50年代建立专职机构,培训队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由点到面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长期的实践,广东摸索出一套保持水土的经验和技术措施,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理办法。如治山、治水与治田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田间工程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等等。80年代又大力发展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集中、综合、连续治理。43年来,广东修建了数以万计的谷坊、水平沟、拦沙坝等水土保持工程,并结合防洪、灌溉兴建大批山塘水库; 营造了41.49万公顷水土保持林; 修筑了7. 07万公顷的水平梯田; 仅国家用于水土保持的投资共达8 000多万元。到1992年,全省12 805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已有76.8%,即9 842平方公里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