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着力搞好结构调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着力搞好结构调整

红河州是农业生产的多宜区,红河北岸光照充足,日温差大,降雨量较红河南岸偏少,空气湿度小,适宜发展粮食、甘蔗、烤烟、蔬菜和亚热带、暖温带水果;红河南岸山高谷深、平坝少、立体气候明显,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谷地带适宜发展粮食、橡胶等经济林木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冷凉地区和高寒山区适宜发展玉米、荞等粮食作物和核桃、棕、茶叶和花椒等经济果木。1978年前,由于过分强调粮食生产,红河州的资源优势未能形成经济优势。1978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吃饭问题的压力减轻,红河州委、州政府从“八五”中期开始,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❶大幅度调整粮经比例,在推广良种和实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烤烟、甘蔗等经济作物,使粮经作物的种植比例由1978年的74:26,调整为1995年的67:33。
❷大力发展林果和畜牧业。充分利用州内丰富的光热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提供资金、技术、种苗服务,调动群众种果造林的积极性,全州各地掀起了种果热。形成了位于自治州北部的泸西、弥勒以种植优质梨和葡萄为主,西部的建水、石屏以种植柑橘和核桃为主,东部的蒙自以种植石榴为主,南部边疆6县以种植香蕉、菠萝、芒果、荔枝为主,全方位、多品种、规模化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积极搞好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推广良种和配合饲料,实行科学喂养,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❸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由1978年的75.5:20.3:4.2调整为1995年的58.5:31.3:10.2;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进程,形成了粮、烟、蔗、果、畜等5大骨干产业和一批以农产品为原料、依托优势资源的加工工业。至1995年,全州实现了粮食连续5年增长,烤烟种植面积达到4.47万公顷,农民种烟收入7.3亿元,烤烟农特税1.69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8.6%;水果总产12万吨,位居全省之首;肉类总产量9.54万吨,人均占有肉量25千克;畜牧业产值达到5.4亿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