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调整农业结构,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调整农业结构,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东川农业在深化改革中,冲破了“以粮为纲”的思想束缚,遵循经济规律,发挥热区农业优势,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牧则牧,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逐步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末,在半山区开始成片种植苹果、梨、板栗等经济林果。90年代初又在小江河谷区种植洋葱、大蒜、辣椒、番茄等冬春早熟蔬菜;在半山区引导农民试种烤烟、油菜等经济作物;在高山区以现有草山为基础,改良草山围栏种草,引进和改良猪、牛、羊等品种,发展以猪、牛、羊饲养为主的畜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洋葱、大蒜等冬春早熟蔬菜和畜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到1995年,以洋葱为龙头的冬春早熟蔬菜种植面积已达767公顷,产量1.62万吨,产值约为2 500万元。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肉产量达6 311.7吨,产值3 411万元,都比1978年增长3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9%。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