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虚实结合,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全面进步
(1)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普遍增强。
(2)针对农民反映强烈的集体财务管理、社会治安、各类承包合同不完善等问题,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协助清理集体财务,建立民主理财制度,改变了一些地方集体财务混乱的状况。整顿社会治安,协助侦破了一批刑事案件,农民的法制观念有所增强。按照有关规定修订完善了各类承包合同,保护了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帮助贫困村寻找致富门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派出工作队的部门、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对派出干部所在乡镇的农业、乡镇企业、公益事业建设,给予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援;修公路,建市场,架桥梁,修水渠,接线送电,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搞活了一批企业,并协助村组、农户制订奔小康规划,进一步加深了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的感情,活跃了农村经济。
(4)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广大农民追求文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帮助建立《村规民约》,整治村容村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体活动等,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5)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较大改善,一些所谓有效的 “土政策”、“土办法”为之一扫,政策、法制观念普遍提高。
(6)大批领导干部深入农村工作,加深了对国情、区情、乡情的了解和认识,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