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 兴建蓄水工程,开发地下水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 兴建蓄水工程,开发地下水源(1972—1979年)

进入60年代末70年代初,天津市水资源严重不足。1972年特大干旱,农业严重减产。在这种情况下,农田水利建设开始进入兴修平原蓄水工程,开发农用地下水的阶段。1974年天津市开始修建大型的北大港水库。从1972—1978年有6个区县又陆续修建了8个中型水库。1978年宝坻县在潮白河上建了里自沽蓄水闸,存蓄汛后上游来水,供农田灌溉。随后,又陆续在还乡河分洪道、潮白河宁河界内修建橡胶坝,汛后利用河道实施蓄水。另外,有8个区县还建成平原小型水库75座。同时还因地制宜开挖坑塘,以提高蓄水能力。与此同时,加大开发地下水源工作的力度。工业部门组织生产各种钻机500台,武装各区县打井队,拨出专用物资和专项打井资金。从1973—1979年共投入打井专项资金5299.74万元,打井35 592眼。1979年,全市纯井灌面积达到14.108万公顷,比1972年翻了1番。至此,全市80.17%的耕地,90%以上的易涝耕地实现机电排灌。
1972年2月市农业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大搞以改土治碱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大搞深渠沟网,深沟排水,深翻土地,完善配套,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之后,全市掀起了以改土治碱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工交战线为支援农业向洼区输送排灌设备,一年增加提排能力342.9立方米/秒。同时以农民自筹为主,国家补贴为辅,每年冬春,组织受益乡村兴修渠系配套工程及田间工程,初步形成农田除涝治碱体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