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排灌机械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排灌机械化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把农田排灌机械化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50年代主要推广经过改良的龙骨水车和改良筒车,在主要粮食产区由国家投资,开始建立中、小型机电排灌站以及水轮泵示范站。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广西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由国家和社队投资,大批兴建水轮泵站、机电排灌站和喷灌站,排灌机械化迅速发展。至1978年全自治区机电排灌动力发展到65.35万千瓦,安装水轮泵12 889台,农用水泵49 010台,喷淋机8 693台,机电灌溉面积27.43万公顷,占有效灌溉面积18.65%。进入80年代以后,适应农户经营的小型排灌机械(主要是以小型柴油机、电动机为动力的低扬程离心泵)大幅度增长。1992年排灌动力已达10.69万台/88.08万千瓦 (其中柴油机7.82万台/47.45万千瓦),比1980年增加5.28万台/18.4万千瓦,比1985年增加6.87万台/36.06万千瓦。农用水泵、喷淋机拥有量分别由1980年5.72万台、1.04万台增加到1992年的17.81万台、1.05万台,增长211.36%、0.96%,比1985年增长274.23%、108.73%。水轮泵由1980年的1.17万台减至1992年0.58万台,减少50.43%,比1985年减少16.9%。1992年全自治区机电灌溉面积60.96万公顷,比1980年增长123.05%,比1985年增长170.93%,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0.23%。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