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鱼种生产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四)鱼种生产1981年黑龙江省政府决定, 由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建设乡村鱼种基地, 发展鱼种生产, 到1995年全省共建成鱼种基地场800多个,扩大了鱼种池面积, 使全省鱼种池面积迅速增加。1995年达1万多公顷, 比1978年1 474公顷, 1990年7 794公顷, 分别增长5.7倍和28.3%, 17年间年递增12.2%。 表5-5-5 全省历年养鱼水面 单位: 千公顷
鱼种产量由1982年4 000吨, 25 949万尾, 增加到1984年6 232.5吨, 33 092万尾, 实现自给。为适应养鱼生产发展, 保证鱼种供应, 加强了鱼种生产, 1990年鱼种产量16 789吨, 42 446万尾, 1995年增加到25 982吨,46634万尾。比1990年鱼种产量增加9 193吨, 4 188万尾, 分别提高54.76%、9.86%。比1982年鱼种产量增加21 982吨, 20 685万尾, 分别提高4.5倍和79.71%。1982—1995年13年间鱼种生产的重量和尾数, 年递增率分别为 14.48%和4.61%。同时不断完善越冬池建设, 面积增加, 越冬成活率提高, 保证了全省对鱼种的需求。1978年越冬池503公顷, 越冬成活率72.8%, 到1995年越冬池达5 113公顷, 比1978年增长9.16倍,越冬成活率提高到81.86%, 比1978年增加9.6个百分点。全省鱼种生产已向大规格、多品种、良种化方向发展。鱼种规格 1992年尾重已达50克以上, 1995年近60克, 优质鱼种产量占70%以上 (见表5-5-6)。 表5-5-6 全省鱼种生产情况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