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枝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枝花分类:【传统文化】 ①词牌名。又名《满路花》、《满园花》、《归去难》、《促拍满路花》、《喝马一枝花》。俱双调,有平韵、仄韵之别。平韵始自北宋柳永,又有83字和81字两体,都是上下片各8句、4平韵。仄韵始自北宋秦观,亦有上下片起句押韵或不押韵两体,都是83字,上下片各8句。其他添字或句读参差,皆变格。②曲牌名。有两种。其一,南北曲均有,都属南吕宫。北曲较常见,又名《占春魁》,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为5、5、5、5、4、5、5、7、7(9句),格律与词牌的上片大体相同,一般用作南吕套曲的第一曲。南曲与此略同,用作过曲。其二,戏曲乐队的伴奏乐曲。曲调与南北曲不同。用唢呐或笛演奏,锣鼓配合。 ①曲牌。亦名[占春魁]。南北曲都有,同属南吕宫,一般作为南吕套曲的第一曲。如昆曲《长生殿?弹词》李龟年上场时所唱。②戏曲伴奏乐曲。以唢呐或笛子吹奏,热闹火爆。在梆子戏和京剧中,过去大都用于吹台(开场锣鼓),或用作摆队、迎宾、饮宴及皇帝上场的伴奏。在昆曲中多用作大臣升堂的伴奏曲。③唢呐曲。曲调来源于山东梆子戏的唱腔和曲牌。流传于鲁西南地区。常用于农村的喜庆场合。全曲分三段:第一段散板(引子),曲调细腻新颖,亲切感人;第二段中板,曲调悠扬柔美,富有歌唱性;第三段快板,曲调热烈欢快。演奏者充分运用各种技巧,如花舌音、苦音、滑音、吐音、气拱音、打音以及循环换气等技巧,造成炽热欢腾的气氛。此曲曾录制唱片(中国3―1530甲乙、M?143乙)。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