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饭三粥五色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饭三粥五色糯

分类:【中国民俗】

桂中壮族农村,晨起煮一大锅粥,早餐、中餐和午餐后的“小餐”都是喝粥。小孩随饿随喝,不论餐数。干活的人以竹筒、葫芦或鼎锅带粥到田间或山上,用以解饥解渴。有的晨起煮红薯、芋头杂粮搭配着和粥一起吃。喝粥多以酸蕹菜梗、酸青菜、酸豆角、酸嫩姜、酸木瓜等为佐菜。晚饭为正餐,煮的是干饭。山区和缺水的平坝则以玉米为主食,把玉米磨成粉,均匀地撒下开水锅,不停地搅拌,煮成糊状,桂西宜州市称之为“玉米饧”。也有的将玉米磨碎为小粒,用来煮粥或饭;有的将玉米、荞麦、木薯粉混合煮粥。桂西南靖西县等地夏季加鲜嫩艾叶煮成艾叶粥,既解渴又增食欲。有些地方煮粥熟后,加入肉末、盐与葱姜成“肉末粥”。“杀年猪”时,加猪血、猪肉、猪内脏成“猪红粥”;加姜和副食品成“姜粥”,给产妇食用。桂西之东兰县等地种墨米,爱煮“墨米粥”,供老人或产妇食用,有健身补血之功效。

壮族人爱吃糯米饭。桂西河池、百色地区,将老熟南瓜切下顶部作盖,除瓣去子,放入泡涨的糯米,有的加腊肉等食物,加水,盖上瓜盖,文火烧瓜皮至焦黄,再用炭烬热火灰煨瓜,使之熟透,煮成“南瓜饭”,风味独特。也有的将老南瓜切片与糯米合煮,或南瓜切片煮熟捣泥,再加糯米粉,文火煮熟,也称“南瓜饭”。山区野炊,砍一段带节的青竹,装入糯米、水,或加些肉、油盐,封紧,文火烧熟,称“竹筒饭”,有鲜竹的清香。桂西靖西县安德、龙临、化垌等地壮族,有九月初一到野外烧“竹筒香糯饭”或“南瓜香糯饭”的习俗。

各地壮族人皆爱五色糯饭。色素从各种植物中提取:黄色取于黄饭花或姜黄,黑色取于嫩枫叶或枫树皮,红、蓝色取于红兰草,红色取于苏木或稔米果,各色素分别和糯米一起浸泡(白色饭不用色素),煮成各色饭,最后五色饭混而为一盆,即为五彩斑斓的五色糯饭。三月三、清明、四月八等节日,待客和家常食用,歌圩上姑娘用之款待小伙子,而扫墓时以之为孝敬祖宗的祭品,节日敬牛仪式时则为牛的精饲料。宜州市新娘婚后第二天要下厨蒸五色糯饭,俗称“考爱囊”(“考五色糯饭”),做成功了便放鞭炮庆贺。有的地方吃五色糯饭时,佐以蒸腊肉、扣肉、粉蒸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