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丁赋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丁税”、“丁钱”、“丁口钱”、“丁钱”、“身丁钱”、“丁算”。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人口税的总称。始于秦代,一般对男丁征收,有代役的性质。如汉代的更赋,征收标准是:正卒、如不亲自服役,可纳钱2000,由官府雇人代役。戍卒、如不服役,每人每年纳钱300。南朝时称“口钱”。南齐还征收过“塘丁税”。十六国时成汉征“口钱”,每口出钱40文,还有北周时的“丁庸”,唐之庸税和宋时的丁钱或丁米均属一赋。各个朝代对成丁服役的年龄规定极不相同。征收标准也不一致。如汉定年龄在23岁至56岁的男子服兵役;晋初规定年龄在16岁至60岁为正丁,15岁以下至13岁、61岁以上至65岁为次丁;隋初规定年龄在18岁以上为丁,以从课役;唐初则定21岁为丁等。元太宗元年(1229年),对西域人征丁税,八年定科征之法,令诸路验民户成丁之数,每丁岁课粟1石,驱丁5升;新户丁则减半征收,老幼不与;同时还征地税;丁税少而地税多时按地税纳税,地税少而丁税多时纳丁税。明差役分银差和力差两种,实行“一条鞭法”后,将差役归入田赋,折银同时征收。但是丁银和田赋仍为两个税目。清时摊丁入地后,丁赋并入田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