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夕乞巧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七夕乞巧节分类:【中国民俗】 在广西,壮族和汉族都过七夕节。壮族的七夕节习俗有乞巧、洗仙水澡、储七七水等。桂南邕宁,桂西都安、大化等县,盛行七夕乞巧的习俗。节日晚上,当月亮升上来时,妇女们在庭院里摆上番桃、香蕉、龙眼、石榴等果品和剪刀、尺、针、线等,烧香拜织女,求她赐巧。桂东昭平县盛行在七夕到河里洗仙水澡的习俗。传说天上只有一条银河,水深流急,不便洗澡。有一年七月初七,织女下到凡间,见有许多溪河,欣然脱衣下水洗澡,洗得畅快。从此便年年在这天和六个姐姐一起到人间来洗澡。有一年,一位姑娘生了皮肤病,又痒又痛,不料在这天也下河洗澡后,竟奇迹般地痊愈了,从此七夕到河里洗仙水澡便相沿成习。桂西北百色市、西林县以及桂西的靖西县,民间普遍认为七月初七凌晨寅时卯时的河水有特别的功效:发高烧喝了它会好;用它制醋,味香美,可久储;用它酿酒,酒香醇,可保健;用它染布,布发亮,不褪色;用它洗头,头发黑亮不脱落,等等。因此,人们普遍在这个时辰挑水窖藏,供全年特需之用。靖西县的妇女也特别喜欢在这天下河洗发。西林县的妇女还在七夕敬猪笼姑娘:把一件女衫罩在猪笼上,点燃香纸,由女巫代各人向逝去的亲人的灵魂致以怀念的问候。女巫的歌唱,往往能把两相思念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围观者?唏感叹。 汉族的七夕习俗有晒箱笼、洗澡、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等。桂东北灌阳县民间传说,织女为了和牛郎在晚上相会,白天便开始打扮,她打扮时撒落的胭脂香粉,把满天都撒得飘香,所以这天又称“香日”。穿了香日晒过的衣服、洗了香日晒过的“香水”,可防瘟疫,增健康,夫妻恩爱。因此这天人们普遍拿衣服、箱子到阳光底下暴晒。梧州市盛行在七月七的晚上12时到江河中洗澡、游泳,认为这样可防蚊叮虫咬及癞疮。桂东北兴安县界首乡的妇女大都在七夕的深夜,放一桶清水在门背或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听到者被认为有缘得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