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试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七试人分类:【地域文化】 藏语音译为“赛米顿”。“赛米”意为“试探者”,“米顿”,意为“七人”。也译“七觉士”、“预试七人”等。 8世纪中叶,由亲教师寂护、轨范师莲花生和法王墀松德赞――即“师君三尊”倡建的桑耶寺落成开光,寂护任首任住持。为考察藏人能否守持出家戒律,遂挑选“对佛法已生胜解,愿求涅?的7名世家子弟,依小乘说一切有部戒律从寂护出家,建立僧伽组织,开藏人出家为僧之先河。这七位“觉士”后来成了推动吐蕃时期佛教发展的骨干力量。因带有试探性质,故称为“七试人”。随后,步其后尘者大增,据藏文史料记载,仅墀松德赞时期,出家修行的藏人即达300人之众。其中包括王妃等王室成员和贵戚重臣子弟。 关于这七位“觉士”的名字,一般认为是巴?赛囊、巴?赤协(sba-khri-bzher)、毗卢遮那(bee-ro-tsa-na,即遍照护)、杰瓦却阳(rgyal-ba-mchog-dbyangs)、昆?鲁益旺布(vkhon-klu-yi-dbang-po)、马?仁钦(rma-rin-chen-mchog)和藏?勒珠(gtsang-lengs-grub)。不过,关于“七试人”的名单,藏文史料还有几种不同的名单,其出家先后的说法也不尽一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