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关分类:【传统文化】 修炼名词。①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寥阳殿问答篇》中说:“人之尾闾,在尻脊上第三节,一名长强、一名三岔路”,“人之夹脊二十四节,上应二十四气”,“人之后脑骨,一名风池,其窍最小而难开,欲开此窍,舌栓上腭,目视顶门,全仗神炉聚火,接续冲起,此关乃开,此关名玉枕,又名铁壁也。”②丹法把三步功夫称为三关。如《天仙正理直论》中说:“初关炼精化气,中关炼气化神,上关炼神还虚,谓之三关修炼”。③指口,足,手。《黄庭内景经》说:“口为天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集,手为人关把盛衰”。 ①指目、耳、口。汉初黄老之学主张人主“处天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故谓:“夫目妄视则?,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淮南子?主术训》)②三处重要关口。所指随文而异。《后汉书?冯衍传》:“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西陉关也。” 古代三个关隘的总称。有五说:①上党三关,即上党关(在今屯留县境,一说在晋城南),壶口关(在今黎城东北),石径关(无考,一说在今河北省井径县北,地接山西)。见《后汉书?冯衍传》:“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即此。②蜀三关,即阳平关(在今陕西省宁强西北),江关(在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在今四川广元西北)。见《三国志?贺劭传》:“刘氏据三关之险”。即此。③义阳三关,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即平靖关(西关)、武胜关(东关)、黄岘关(百雁关)。信阳古称义阳。④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亦称三关,均在今河北境内。益津关在今霸县,瓦桥关在今雄县,淤口关在今霸县东,五代时后周以此三关与契丹分界。(一说此三关有草桥关在今河北高阳县西,而无淤口关。)⑤明以山西境内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以河北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为内三关,以拱卫京师。凡三关皆为古代军事要塞。 内丹术用语。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三个阶段。《中和集?三关图说》:“炼精化气为初关,是有为法,重在取坎填离,当在天癸生时急采之。炼气化神为中关,系有为法和无为法兼用,重在乾坤合辟,当调合真息,周流六虚,自太玄关逆流至天谷交合,然后一点落黄庭。炼神还虚为上关,属无为法,工夫到此,一字也用不着了。”《还乡集》:“夫人身三关者,乃精、气、神也。”其实,各家各派对三关理解和解释各不相同,有人解为养气忘形、养神忘气、养虚忘神三个阶段,有人理解为人体中的前三关后三关(前三关指上、中、下三丹田,后三关指尾闾、夹脊、泥丸),有人理解为明堂、洞房、丹田三关……总之,是在修炼过程所遇到的三个主要关卡。此关打通,其它障碍就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参见“三花聚顶”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