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民主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民主义

分类:【文化精萃】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用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反对少数富人专利,贫富不均,建立社会平等的国家。旧三民主义曾经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和动员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1924年孙中山重新提出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是为新三民主义。

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立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和哲学思想,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又有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区别。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其核心是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随后即著《三民主义》一书详加阐释,指出“民族主义”即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一律平等。认为中华民族只有联合苏联和世界上一切被压迫的弱小民族,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民权主义”主要以实行资产阶级领导下的民主为目标,他以进化论为依据,论证实行民权是“顺乎世界潮流”的,但不能照搬欧美各国的民权政治。“民生主义”以发展生产,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为内容。他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农村“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但他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民主革命的对象,有改良主义色彩。他还认为,应当“节制资本”,以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同时国家又应有计划地“发达资本,振兴实业”,实现国家现代化。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虽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围,但他的政治主张和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从而成为国共两党联盟的政治基础。

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理论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在1905年组织中国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同年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中正式提出民族、民权、民主三大主义,主张同时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具有进步意义和革命意义,但不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后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下,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于1924年重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0: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