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潭印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潭印月

分类:【传统文化】

在浙江杭州市西湖小瀛洲“我心相印”亭前湖中。苏轼出知杭州时,开浚西湖,元钓四年(公元1089年)于湖中立塔为标志,禁止在塔范围内植菱种芡,以防湖泥淤积。原三座石塔已毁,现存石塔为明天启时补立。塔形如瓶,浮漾水中,高2米许,塔身中空,周有5个圆孔。每当皓月当空,塔内点烛,洞口蒙以薄纸,灯光中从中透出, 宛如一个个小月亮,与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映,景色幽美,为“西湖十景”之一。

在杭州西湖小瀛洲“我心相印”亭前的湖中。苏轼出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元钓四年(1089年)于湖中立石塔为标记,禁止在塔内湖面植菱种芡,以防止湖泥淤积。原石塔已毁,现存石塔为明天启年间补立(位置也已变更,原塔围湖面积比现在要大),塔形如瓶,浮出水面约2米许,塔身中空,周有5个圆孔。每当皓月当空,塔内点烛,宛如一个个小月亮,与倒映在湖中的明月相映成趣,故称“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

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的外湖小瀛洲南。宋元钓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疏浚西湖时,曾在苏堤望山桥至东浦桥左右两边湖中深水处立三石塔,为禁止种植菱芡标志。塔毁于明弘治间。至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开浚西湖,筑成小瀛洲岛,天启元年(1621),重建三塔于今址。塔高约两米,塔身为中空球形五圆孔,造型奇巧。明月之夜,或夜置烛火于塔中,光从洞孔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印映水中,故名为三潭印月。康熙游杭州改为三潭映月并刻碑立于小瀛洲岛上。岛中还有先贤祠,祀明末有民族气节的吕留良、杭世骏、黄宗羲、齐周华四人。迎翠轩门上有“竹径通幽”四字,系康有为所题。此处湖中有岛,岛中有湖,风光独特,清张宁《三潭映月》诗有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厉鹗等亦有诗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