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潭印月传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潭印月传说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传说,流传于浙江杭州一带。“三潭印月”乃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石塔在西湖中的小瀛洲我心相印亭前。宋代文学家苏轼任官杭州时,开浚西湖,在湖面上建立三石塔为标志,禁止在此范围人种芡植菱,以防湖泥淤积。原塔已毁,现今所见石塔为明天启元年(1621年)补立。塔高2米许,塔身中空,球形,球面有5个圆孔,每当皓月当空,塔里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烛光透过圆洞倒映水中,宛如一个个小月亮,与空中明月之影相映,成为一景。又因旧传湖中有3个深潭,故有“三潭印月”之称。昔人有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佃处,人在镜中行。”传说鲁班兄妹有一年来到杭州传艺,听说西湖里出了个黑鱼精滚了个大深潭为害百姓。黑鱼精见了鲁班妹妹,就变成一个黑小伙子,要娶鲁班妹。兄妹定计,要黑小伙把峭石劈下,把大水吸掉,鲁班要用峭石凿制香炉给妹妹做陪嫁品。鲁班凿成的大石香炉,底下有3只倒竖的葫芦形尖脚,尖脚上凿有三面透光的圆洞。鲁班说要把香炉放在湖里,黑小伙先下湖探路。石香炉滚到湖中央,倒扣过去。把深潭罩得严严实实。黑鱼精闷死在潭中。香炉深陷泥中,只有3只脚露出水面,便是今是所见之3个石塔。1978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杭州市文化局编的《西湖民间故事》,收故事传说34篇,1979年再版时又增加15篇故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