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献礼与穿神点主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献礼与穿神点主礼分类:【中国民俗】 出殡的前一夜,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所有的亲戚、本家都要来献供祭奠,孝子也要举行三献礼,谓之家祭,俗称献饭,意为给死者饯行。在关中西部,亲友的献供多为白面大献糕,全献为24个,半献12个,也有用6碗或9碗不同花样的菜肴作礼祭的,名为“食垒”。献饭的整个过程有礼宾生唱献,有吹鼓手吹奏哀乐。按照乡俗,死者是男,孝子须先将户族或死者舅家的菜肴饭食迎到灵前献上;死者是女,则先迎娘家的献祭,然后其他亲友的供品才能被迎入灵前供献。亲友献祭毕,孝子还要举行三献礼,关中的三献礼是:第一献为死者的子女献馐馔、玉帛、香猪,称初献;第二献为死者的侄儿献三牲(鸡、猪、牛、羊等肉),称亚献;第三献是死者的孙辈献香茗、水果等,称终献。每献各有祭文,内容多为歌颂死者的生平、品质、功绩以及对他饱含痛惜之情的。三献礼完毕后,还要举行“穿神点主”礼,这是关中和陕南丧葬习俗中最严肃、最隆重的一项礼仪。在葬前数日,孝子就要手持红帖跪请当地名流作点主官,并请礼宾生唱礼序,侍点主官。届时要抬轿、奏乐去迎接,还要专门设点主馆招待。死者初死时,牌位是临时性的,讲究的人家还要另置神主牌子,木牌上用毛笔正楷书写“故显考×公讳××府君之神主”,或“故显妣×氏××孺人之神主”,左下侧写“孝男×××供奉”。但在写牌位时故意把“神”字少写最后一竖,主字上面少写一点,把孝男的“孝”字空着不写,举行点主礼时,把神主牌子置于官桌上,孝子跪请点主官入座,礼宾生高唱“行点主礼”,又继唱“孝子磨丹”,孝子将朱砂磨好,礼宾生又唱“请点主官穿神题主”,这时点主官严肃地从座位上站起,执笔蘸红墨水在“神”字上补加一竖,叫“穿神”,再把“主”字少写的一点加写上去,叫“点主”,礼宾生又唱“赐孝字”,点主官就在“男×××供奉”前加写一个红“孝”字。三献礼和点主礼的礼仪繁琐,往往需要一个通宵才能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献礼简化,大多合并为一次祭献,“穿神点主”礼也摒弃不用了。 棺 罩 (冯文芸 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