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刀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上刀山

分类:【世界民俗】

旧时壮族巫卜风俗。流行于广西地区。于老人去世或安村洗寨时施行。届时,在场上竖立一根木竿,木竿的左右两侧各插18把利刃,刃口向上成梯状,至于顶端。巫师念咒语,以雄鸡猛扑刀口,若雄鸡无恙,巫师便缘木而上。他手攀刀刃,脚亦踏刀刃,上下反复3次,如缘木梯,手足无伤,人们便以为是巫师的法术灵验,请他去作法者益众。

上刀山即上刀梯,原为佛教“下地狱”法事中之巫术,后为壮族巫师所吸收并加以改造的巫术活动。在上刀山之前,巫师以两根木杆为梯架,在其间横栓七至九把刀作为梯级,架成刀梯,并且刀口朝上,锋利无比。巫师对着刀梯作法,绕着刀梯行走三圈,杀鸡敬神,以鸡血涂抹刀口;有的则以猪头敬神,以一小方纱纸垫住刀口,然后赤脚沿刀梯逐级登上,直至梯顶。在登梯时,巫师足底被刀口上的鸡血染上,成为一道道血痕;若是以沙纸垫住刀口的,则每登上一级,沙纸被刀口割断,分为两片,飘落于地,围观者无不毛骨悚然,为之捏一把汗。巫师登至梯顶后,还表演各种动作:或张开双臂,上下摆动,名曰“蝴蝶恋枝”;或独脚站立,用手接住观者抛来的食物,名曰“猴子偷桃”;或双手握刀,身子倒立,名曰“雷公俯瞰”……。表演之后,巫师又沿刀梯逐级而下,落地后得意洋洋地载歌载舞,并向观众亮其足底,表明没被割伤。清人杨恩寿《坦园日记》载:“同治四年十一月,(在北流县)……晡后,万人福醮坛有巫师演刀山法,观者万余人。坛设于西城门,除地为场,植二大竹于空,缚薄刃如梯,老巫戟手指画,按级而登,足趾不少损;老巫下,众人随而上,皆若升梯状。”上刀山是隆重的葬礼仪式,是专门为非正常死亡者超度而举行的,表示孝子对故亡父母的替罪和尽孝。

壮族道公所施法术。流行于壮族民间。老人去世、安村扫寨或为年轻布摩度戒出师时举行。届时,由主师在法场上竖立一根丈余高的木杆,再在木杆的左右两侧各插18把利刀,刀刃向上,由下而上,至于顶端。经过主师反复祭祀、念经、诅咒、烧咒符、跳师公舞,然后反复以雄鸡猛扑刀口,若雄鸡无恙,便认为时机已到,主师乃袒臂赤足缘木而上,两手攀援及两脚践踏之处,皆为刀刃,升降者三,如缘木梯,手足无伤。据说这是道公施法的结果。究竟所施何术,至今仍未能详知。

旧时壮族巫卜习俗。流行于广西地区。在老人去世或安村洗寨时施行。做法是在场上竖立一根木杆,在其两侧各插十八把利刃,刃口向上,形成梯子。巫师念着咒语,手持雄鸡向刃口猛扑,如果雄鸡无恙,他便手攀刀刃,脚踏刀刃,攀援而上。上下反复三次,如果手足无伤,人们就以为是巫师法术灵验,请他做法者会更多。

三人游戏。游戏时,三人分别按147、258、369对号就位,各自手握三个“摇子”。每次走棋前,三人先出子对号,对上号的走棋一步。棋子“进城”后,按棋盘箭头所指,须通过七个交叉点,方可进军刀山。在攀登两个山头时又必须从左到右走完五个交叉点,先到山尖者为胜。在行棋中,挡了他人路的,要躲在一边,俗称“隔年”,下次摇中时方可移动。此棋随时随地可以玩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