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清大洞真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上清大洞真经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经典。因全文分为39章,又称三十九章经。一卷。为道教上清派经系之首经。晋哀帝兴宁年间(364―365),魏夫人(华存)授弟子杨羲,由杨羲作隶书写出传世(陶弘景《真诰?叙录》)。《大洞》秘旨,其中多是身中百神之名字,所生所居之宫。认为存思天地诸神和身中之神,使之神气混融,可至长生不死之道。存养之法,当吟咏宝章,则天真下降。并辅以服气咽津、念咒佩符等,乃《黄庭经》的发展,宗教思想则更为明显。对古代养生和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是研究魏晋南北朝道教的主要典籍之一。今《道藏》收入有,题为《上清大洞真经》6卷。此外,有《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5卷,《大洞玉经》2卷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