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祀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上祀节分类:【中国民俗】 农历三月三,为上祀节,又称为“上已日”。是日人们到水边洗涤,除病洁身,去祸祈福。 皖中合肥称此日为“荠菜节”。民谚曰:“三月三,荠菜赛灵丹。”青年男女相约结伴,或漫步于绿地,或穿行于林间,边嬉戏逗乐,边挑挖荠菜、马兰头等野菜。回家后把野菜加工成饺子、凉菜品尝。 皖西六安、安庆一带,以三月三为“盲人节”。是日,算命的瞎子要集会跪拜他们的祖师爷鬼谷子。会堂正中挂祖师画像,点烛、烧香,与会瞎子按年龄大小,依次烧香磕头,礼毕入席就餐。餐费由大家公摊。饭后,由年高辈长的瞎子传授算命的“真本领”,但有时一言不合,相互发生激烈争论,甚至吵嘴打架。 六安民间以此日为“收鬼节”,禁止儿童晚间出门,睡觉要把鞋底朝上,鞋尖朝里放着,以免鬼魔穿上鞋子,将儿童的魂勾走。是日,皖南池州农村,以小蒜、藜蒿、马兰头等野菜拌米、麦、香粉做粑吃。“三月三,小蒜抠粑”,俗称吃粑可以“巴魂”。淮北地区这一天吃玉米爆花,谓之“炸鬼眼”。铜陵顺安一带,三月三举行庙会,唱“目连戏”,连唱“四夜火”或“七夜红”,观者人山人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