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衣下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上衣下裳分类:【中国民俗】 陇上民间传说,服饰始于黄帝之手。相传当时没有固定的服饰样式,先民们不经剪裁缝制随意把兽皮等物搭于肩头,或绑在腿上,或缠于腰间。后来,黄帝便动脑子,创造了骨针,用兽皮缝制成了两件衣物。一件是上身穿的,名之曰“上衣”,一件是下身穿的,名之曰“下裳”。从此,有了“上衣下裳”的服制。考古学家通过大量的原始遗物证明,原始社会末期,在甘肃已有了简单的纺织出现。如甘肃秦魏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墓葬陶器底部均有麻布印纹。考古学家推断麻布可能是原始社会晚期的惟一布料。如果说,“上衣下裳”的服制确始于黄帝之手,那么,这时衣、裳很可能是用麻布制作的。与此同时,在渭河流域原始遗址中还发现了不少兽牙、海贝、石环等,经推断,它们是原始服饰上佩戴的装饰品。武威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盆,盆壁上绘制的人物,其所穿的衣服已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