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上轿

分类:【中国民俗】

哭嫁之后,新娘收拾打扮妥当,到了吉辰,先拜别祖宗,后离家上轿,但不能自己走上轿去,必须让人背上轿去。不让新娘把娘家的泥土带到婆家去,泥土就是财富。怀宁一带,新娘由兄长背到祖堂,在祖堂正式告别娘家。祖堂中央放一张椅子,新娘站在椅子上,先对祖宗牌位行礼,再面朝大门,从备好的托盘中抓三把米和茶叶撒出祖堂,送上轿子,放鞭炮送行。

上轿(张联军摄)

新娘上了轿,必须关上轿门,即把轿帘放下来,免被外人冲犯。也不管路途多远,一般中途不停轿,所以,新娘嫁前要饿三日,每天只吃一两个鸡蛋。如果路遇庙宇、祠堂、坟茔、井、河、桥等,要用一条红毡子或一块红布象征性地进行遮挡,以避凶煞。皖北濉溪县民间,在关上轿门后,嫂子端来一碗面水泼向轿腿,俗谓:“泼出去的水,嫁出门的女。”以示能安分守己过日子。皖中六安民间,此时,则由双方媒人将婆家送来的“连儿肉”拽开,留给母家一块,带回婆家一块。

俗称“发亲”,同男方“迎亲”相配。发亲之时,同迎亲一样,以黄昏为好。新娘上轿前,要更衣理妆,蒙上红盖头,还要对着父母大哭一场,再次以示依依惜别之情。同时,父母要教诲女儿到婆家后争气发奋,勤勉从敬,不要违反婆家的规矩。湖北孝感市一带,新娘上轿时,手持一杆秤,站在房门口放置的米斗上,由其兄背出上轿,故民谚云:“离别爹娘,足不沾地;陡发富贵,称心如意。”“斗”与“陡”,“秤”与“称”谐音,象征吉祥。新娘上轿后,即锁上轿门,由一位福寿双全的婆婆手持装有米谷、豆子和茶叶的簸箕或米升子,边撒向花轿边念祝辞,以避邪求吉,祈祝平安、幸福。湖北松滋县有一首《发亲谣》,其词为:“吉星高照,诸煞避让,男婚女配,长发其祥。米撒诸神前,福禄寿双全;米撒虚空所,盗贼远远躲。平安归一路,万事无坎坷。”花轿启动,鼓乐鞭炮齐鸣,送亲队伍尾随。这时,女方家人将一把筷子撒向庭外。并默告祖先,求神灵保佑。“筷”与“快”谐音,取“快快生子”之意。

在鄂南,嫁姑也不能自己上轿,要人抱上轿,故曰“抱轿”。抱轿常由长辈男性亲人担任。是时,亲人将黑色披衣交于送嫁者给嫁姑披遮,从闺房抱出,中途不能着地歇息,因此时嫁姑难舍难分要挣扎,亲人亦要使出全身力气支撑,一面婉言相劝:“树大根深,树多成林,老妹做个人上人,恭送你登上好前程。”接着,便由嫁姑哭谢亲人。过后,花轿抬进宗堂辞祖。

新娘子上轿后新郎来至轿前,向新娘子三鞠躬后再锁上轿门。钥匙由新郎保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2: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