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大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下大茶分类:【中国民俗】 又曰过大礼、过礼、过彩礼、下大茶、行茶、放大定等,锡伯族称“行叩头礼”。下茶意味婚事已成定局,往往距婚期一月择吉日举行。届时,男家按女家索要彩礼,如数送交女家。以前,满汉彩礼分双猪酒(两头猪、两坛酒)、单猪酒(猪一头、酒一坛),谓猪酒礼。另有布匹几丈,首饰几件,被褥几套,银币若干。辽北地区多以大豆高粱几石,乡绅又用土地几亩,住房几间,车马畜具等为彩礼。锡伯族和蒙族以马、牛、羊为彩礼,并送半斤重麦面馒头一百个,称蒸[XCHAR[R200902018_TM.ba09f0]]。以兆日进蒸腾。汉族人家的彩礼必有全新棉衣一套,称装新衣。新娘结婚时,不分季节,必穿其拜堂。此俗至今不改,即或以后永远不穿,亦照送不误,并忌送外人,以免带走财气。 1949年后,索要彩礼之风渐减,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彩礼多为一柜或一对箱子、两套被褥,方可成婚。80年代以后,彩礼时兴四大件儿:自行车、缝纫机、挂钟、手表,俗称“三转一响一咔哒”。90年代,索要彩礼之风渐兴,价码水涨船高,原有四大件变成六大件,彩礼内容也日渐现代化:彩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另加住房、照相机、现代家具以及四季服装等。铺张浪费成风,多数家庭不堪重负。近年,彩礼愈发贵重,父母为儿女筹办婚事,负债累累,男家尤甚。婚后新人另立家庭,债务老人承担,与“百事孝为先”之传统美德相去甚远。 下茶日,女家遍请亲友,陪男家送礼者会饮,谓受聘。宴前,女家用猪酒祭祖。宴毕,将蒸[XCHAR[R200902018_TM.ba0a0a]]分赠宾朋,受礼者赠女家钱物,谓添箱、助妆、帮嫁、妆奁、奁仪,亦称上礼。礼物多为新娘婚后所用之物,如衣料、被面、褥面、包袱皮、枕头顶等,亦有的赠以钱,名压箱底钱。 辽宁蒙古族下茶彩礼以九为基数,如九、十八(二九)、二十七(三九),如此至九九八十一。九九为最高礼品数,象征吉祥、长寿。彩礼样式亦九种:一哈达,二白酒,三羊,四牛,五行李,六头饰,七骆驼(后改作马),八帐篷(蒙古包),九常用器皿。另送女父骏马一匹,送女母乳牛一头,以感谢育女之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