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晚睡觉头朝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下晚睡觉头朝外分类:【风俗文化】 关东的第十怪俗,是下晚睡觉头朝外,这个“怪俗”,基本上概括了关东众多民族的一个共同习惯,其实含有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朴素的认识,这就是,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深刻地认识到“方向”、“方位”的重要意义。 人们相信方位的意义,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关东,房屋的修建一般都是“南向”。据《柳条边记略》载:“宁古塔屋皆南向……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做灶,上下男女合聚炕一面。”并说“夜卧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南向”,指房门、窗朝南开,而房子本身是“坐北”;那么“南炕”睡的人头朝外,显然是“头朝南”。 头朝南而卧,有重要的科学道理。首先,地球的磁场分布于地球南北两极,人睡觉头朝南或北会使大脑神经磁场同地球磁极相符,这是人类经过漫长的生存经历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体会。北炕和西炕这是后来出现的一种居室,早期土人和行帮居住的“地 子”“地窖子”多是“依山”“靠坡岗”而筑,就是没有山的地方,居室也是以江岸、坝堤为“座”,就是背江向外。在关东,发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均是南北走向,由这三江分布的大小近百条江叉河流也多是向西北,东北方向流去,所以依江而建的房舍多是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或坐东北,朝西南。晚上睡觉头朝外的方位,大致也是朝南。 另外,头朝外又有这里生存的民族的一种自然宗教信奉。人们认为“南”和“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人们头朝这两个方位,是对山神、地神、土神、江神四神的崇拜。特别是在狩猎、捕鱼、放排、挖参一些行当中,在野外或山里作业,晚上“拿房子”(住下)时,必须头朝“外”,就是头朝“南”、“东” 或向山、向江,而不允许朝别的方向。 头朝外,也可充分发挥耳朵的作用,可以通过土炕地基传递远方风吹草动、江水流动和动物的脚步声。鞋子规规矩矩地摆放在炕墙边,一有事,翻身下炕穿上便走。干活用的工具,必须按辈分的大小或职务的高低,如放山人的把头,直至初把,一一插在门口墙的东边,不许倒放,要立着,这是对土地神的尊重。关东人信奉土地神,村头庄尾往往有土地庙。土地神像有木雕、岩雕、泥塑、草编等等,如公公婆婆两孤老。他们面朝庙门,微笑而坐,方向也是朝东朝南。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要和土地神一致,不能违神意,和神指示的吉祥方位相反。 同时,这种头朝外而睡的习俗一般适用于外出从事劳作的山民。他们晚上宿在一个地方,睡卧的方向,可以使他们保持一种清晰的记忆。如走迷了路,晚上睡觉要头朝山或头朝沟。因这样可以使睡醒后还能记住方向,一般的情况下,山的走向,沟的走向,江水的流向,都能通到“路口”。这样睡,示意自己能“出山”。 “出山”,是关东人的一句隐语。这种隐语暗示人能走出“迷途”,来到山外平坦的地方。如在山里干活,如果“斧头”掉头了,不能说“掉头”,要说“出山”;在船或木排上,吃鱼时,一面吃完,要翻过来吃另一面时,不能说“翻过来”,要说“划过来”,人们的这些习惯和习俗,都充分地记载着关东的文化和历史。就如同关东人“下晚睡觉头朝外”一样,是关东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江流走向所决定的,这样一看,其实怪而也不怪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