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不同场合的着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不同场合的着装

分类:【中国民俗】

不同场合有不同着装要求,各民族皆然。比如,劳动时皆穿便装,参加节日庆典、走亲访友等则穿盛装,赶场(赶集)中老年多穿便装,青年女性则多穿盛装。有些场合穿着没有明确界限,比如走亲访友和参加庆典可以穿同样的衣服,但在一些场合,则不能混淆,比如只能在悲伤的丧礼上穿的衣服,就不能在喜庆的婚礼或别的喜庆场合穿戴。这在各民族中也是相同的。在这些大的原则下,各民族着装有自身特色。

汉族成年男性,劳动或赶场时穿对襟短衣,参加庆典时穿长衫,腰束布带。区别只在用料上,有钱人穿丝绸长衫,无钱人穿棉布长衫。头上包帕子。颜色和布料,不同地区、不同家境的人也有区别。妇女便装与盛装差别不大。贵州汉族妇女传统服饰为裤装。稍微有点钱的人家,作为盛装的标志,女性戴手镯、戒指、银簪。经济条件差的人家,参加庆典或走亲访友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就不错了。披麻戴孝是汉族丧礼的服饰特征。孝服为白色。丧礼上,丧家人员,除死者长辈和平辈外,均穿白色孝衣。参加丧礼的亲友,可以穿白色衣服,也可以穿别的衣服。由于白色衣服是丧礼的标志性服饰,与死有联系,因此在喜庆场合是绝对不能穿戴的,人们认为这会给主人带来霉运。相反,在丧礼上,也不能穿戴代表喜庆的红色衣服,否则主人会认为这是幸灾乐祸。

苗族女性盛装做工精细复杂,色彩艳丽,造价高,费工费时。特别是一些地区苗族妇女的银饰,穿戴整齐不仅较重,而且价格高昂,劳动时穿戴有诸多不便,也容易损坏。所以一般只是在参加节日庆典、走亲访友时穿戴,平时只穿便装。

布依族中,着裤装地区,盛装与便装的区别也不是太大。贞丰-六马、六马型服饰便装与盛装有较明显不同:便装不镶栏杆,穿着时不戴银饰;盛装则在盘肩、衽边及袖口镶栏杆,围腰绣胸花,穿戴时佩带银饰。可能因为受汉文化影响,布依族丧礼上,家族中除死者长辈和平辈外,小辈都要穿白色孝衣,腰束麻线以示戴孝。但在贞丰、镇宁、关岭、兴仁、兴义等地,丧礼中有一个转嘎仪式,孝男、孝女穿白色孝服,孝媳们则穿传统盛装短衣百褶长裙。与丧礼服饰色调素淡的情况不同,裙装显得色彩鲜艳,五彩缤纷。镇宁、关岭一带,老年妇女还专门备红裙,在参加丧礼时穿用。一般吊唁的亲友,穿平时的衣服,色彩以素色为宜。丧家发给他们每人一段白布,缠裹于头上,算是戴孝,以示对死者的哀悼与尊重。

贞丰县一带布依族“转嘎”仪式上身着传统服饰的孝媳们 (周国茂 摄)

侗族在参加节日庆典、祭祖以及女孩出嫁时也要穿盛装。女性盛装以戴大量银饰、特别是银头冠为标志。在着裤装地区,女性则穿传统的裙装。男子盛装为头上包青布帕,上插锦鸡尾,演奏芦笙的男子还要穿上古老的羽毛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