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世必有革,革不必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世必有革,革不必世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王安石的变革思想。王安石认为:“三十年为一世,则其所因必有革。革之要,不失中而已。治兽皮去其毛谓之革者,以能革其形。革有革其心,有革其形。若兽,则不可以革其心者。不从世而从廿、从十者,世必有革,革不必世也。”(《周官新义》附《考工记》卷上)这即是说,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之间必然同时具有两种关系:因袭和变革。不仅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之间,社会必然有所变革,就是在同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之中,社会生活也会产生某种变化,这就是所谓“世必有革,革不必世”。王安石的这种观点突出强调了变革的绝对性和必然性,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发展观点。在这一问题的阐述中,王安石还涉及到“革形”与“革心”的关系问题,所谓“革形”是指表面的变革,“革心”则是指深层的变革。这也说明王安石变法意在从较为纵深的层次上去解决当时社会的积弊,与泛泛淡论变革者不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