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不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不拉分类:【传统文化】 哈萨克族传说。“东不拉”又称“冬不拉”。相传很久以前草原上有凶恶的可汗国王,他有个独生子,和他一样残忍。为了国王的50寿宴,王子驱赶着猎人们去捕猎100只猛兽。王子在森林中被野猪掏掉了卑劣的心,死了。谁去向国王讲述这个事实,谁就可能被国王把烧沸的铝水灌进嘴里。艾里老人决定,谁也别讲。他造了一把琴,让琴声去告诉国王所发生的事情。艾里老人造的琴就是“东不拉”。国王听了“东不拉”的叙述,还是要害死埃里老人,老人夺过“东不拉”来愤怒地弹唱,歌声与琴声唤起了群众和武士们积压在胸中的仇恨,他们一起高歌,国王被吓得掉进了沸腾的铝锅里烫死了。从此,哈萨克族草原上,多了一个伙伴――东不拉。另一则传说讲,王子与熊搏斗而死,牧民阿肯造“东不拉”向国王说明情况,国王喜爱“东不拉”,于是便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人们后来把弹唱“东不拉”的民间艺人、歌手或诗人都称作“阿肯”,于是便出现了“阿肯弹唱”,即“东不拉弹唱”这种民间文艺形式。 拨弦乐器。流行于新疆哈萨克族地区,亦称“冬不拉”。最初的琴体是用整块木头掏挖而成。共鸣箱呈半梨状,琴颈细长,张弦两根,演奏时,左手持琴,用食指、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技巧有按、滑等,右手用中指和拇指拨奏,有弹、挑、拂、扫、拨奏和轮奏等手法,也有时用拨片弹弦。东不拉的音量不大,音色清亮。可独奏,或为阿肯弹唱和歌舞伴奏。改革后的东不拉还可组成乐队,演奏多声部音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