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丹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丹国分类:【地域文化】 为五代时期东北民族地方政权。契丹灭渤海后,阿保机以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统辖渤海遗民,改国号东丹,以其位于契丹东面,故而名曰东丹,并建元甘露。甘露二年(927),阿保机暴卒,王后述律氏以次子耶律德光嗣位,耶律倍失宠,不得嗣王位。甘露三年,耶律德光为控制东丹,未经耶律倍同意,将东丹王都由渤海上京迁至契丹南京 (今辽宁辽阳市),致使耶律倍更加怏怏不快,终于迫使耶律倍于甘露五年出走,投奔后唐,不久为后晋杀害。耶律倍走后,由其王妃萧氏主掌东丹政事。萧氏死后,因其子耶律兀欲已嗣耶律德光的契丹王位,由其叔祖安端继掌东丹政事。至契丹景宗以后,契丹王位皆由耶律倍子孙相继,东丹国与契丹已合而为一,至圣宗即位后,则正式宣布废除东丹国。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后所封建国。辽天显元年(926),阿保机灭渤海国,以其地封予皇太子耶律倍,因在契丹东,故名东丹国。耶律倍称人皇王。东丹国初都天福城(今黑龙江宁安境内),建元甘露,置左大相、右大相、左次相、右次相。行汉法。每年贡纳细布五万匹、粗布十万匹、马一千匹。半年后,耶律倍奔辽太祖丧,前往辽皇都宫(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三年十二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徙东丹民实东平郡,升东平郡为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又置卫士监视耶律倍。五年,耶律倍越海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渤海遗民为反抗契丹贵族的压迫,曾先后在其地建立安定、兴辽等小国,均遭镇压。六年,辽仿渤海旧例,置中台省于南京。会同元年(938),改南京为东京。天禄元年(947),辽世宗复建东丹国,封耶律安端为明王,主东丹国事。应历二年(952)十二月,耶律安端死,东丹国名实俱亡。乾享四年(982),辽景帝废除东丹国中台省,至此东丹国结束。共历57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