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乡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乡毡分类:【传统文化】 东乡族民间传统工艺品。流行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东乡族充分利用当地羊毛资源发展毡制品生产。毡子种类繁多,根据羊毛来源,可分为沙毡(山羊毛制成)、绵毡(绵羊毛制成)、秋毛毡(秋毛制成);根据大小用途可分为四六毡、五七毡、单人毡、拜毡(伊斯兰教教徒作礼拜用毡);以颜色分有红毡、白毡、花毡。工艺精湛,图案精巧,质地柔软结实,经久耐用。可以用来制作毡帽、毡鞋、毡鞯等。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近年来,东乡族擀毡开始行销西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东乡族牧羊业较发达。旧时,他们的羊毛主要用于制作毛毡。东乡族毛毡分沙毡和绵毡两类。沙毡是用山羊毛制成的毡,黑色,质地较硬,主要用于隔潮,铺在土炕上御防潮气伤身。绵毡是用绵羊毛制成的,又分春毛毡和秋毛毡两种。绵毡质地柔软,既暖和又美观,色彩有纯白、纯红,还有夹花等。东乡毡犹如地毯,有4尺×6尺的四六毡、5尺×7尺的五七毡等。这些工艺毡是用精选的上等羊毛制作,毛细绒长,手感光滑。花色品种较多,常见的有白底红花毡、黑底白花毡、红底白花、黑花混合毡。花卉主要是梅、兰、竹、菊,并饰云纹、波纹以及多种几何图案。民间称制毡为擀毡,工艺较复杂,分选、弹、洗、晒、赶、浆、染、剪、卷、压等工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