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北抗日义勇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东北抗日义勇军

分类:【传统文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种抗日武装的总称。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东北广大民众和一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纷纷组织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等抗日武装,总称东北抗日义勇军。全盛时期总数约30万人。其成份几乎包括当时各个社会阶层,农村群众约占50%以上,原东北军及公安警察约占25%左右,绿林队伍约占15%,知识分子约占5%。义勇军分布很广,活动范围多达93个县,几乎遍及东北各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中国共产党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在两年多艰苦战斗中,给日伪军以不小打击。由于组织不统一及一些上层领导人的变节等原因,义勇军损失也很大,一些部队也自动溃散。到1933年春,东北义勇军基本溃散。剩下的一部分义勇军仍分散在各地坚持武装抗日斗争,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被编入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军民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协助下,由爱国的东北军官兵和工人、农民、学生群众及地方民团、保安队、警察、红枪会、大刀会、山林队等,组成了许多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部队,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到1932年夏秋之际,兵力发展到30余万人。分别在辽宁南部、西部,吉林东部、黑龙江嫩江等地区进行抗战。后因国民党南京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束缚和内部弱点,于1932年冬至翌年春,大部分退入苏境与关内,军部仍在东北各地坚持斗争,其中一部分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