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大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大寺分类:【文化精萃】 位于日本奈良市杂司町的佛教华严宗大本山。亦称“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大华严寺”、“总国分寺”等。是南都七大寺之一。天平十年圣武天皇敕建。行基(668―749)开始营造,749年以大佛驰名的卢舍那佛像用金铜铸成。751年大佛殿建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翌年,举行开光仪式。754年(天平胜宝六年),唐鉴真东渡日本,弘传律宗。在大佛殿西侧另建戒坛院,作为传戒授法之地。曾向圣武天皇及400人授戒,这是日本最早的授戒。东大寺曾与藤原氏族寺兴福寺并为奈良两大名寺。但两次遭火焚。现在大佛殿重建于江户时代,其规模只是原来的70%。寺内还有天平年间的浮雕铜灯笼、金刚力士像及华法堂、二月堂、正仓院、日光、月光菩萨像等寺宝。寺图书馆藏有《东大寺要录》及珍贵的古文书、古写经等。 原名顺河东寺。位于济宁市小闸口上河西街,老运河西岸。是现存规模较大的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明初,天顺三年(1459年)重修。座西朝东,主体建筑排列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原有寺序、大殿、望月楼3部分,后寺序毁废,现仅存大殿和望月楼。主体建筑大殿由卷棚、正殿、窑亭3个相联的部分组成。卷棚在正殿之前,为单檐歇山式结构。进深9米,面宽20米,有十八根擎柱支撑,高8米。正殿为供礼拜诵经之所,进深23米,面宽27.5米,高26米。殿内幽深肃静,高大宽阔,气势雄伟。窑亭在正殿后,为教长领诵经文和礼拜之处。进深9.5米,面宽14.5米,高30米,是全寺最高点。设3层飞檐,自下而上逐层收减,各戟脊。垂脊出挑处,都垂挂风铃。亭顶基座以上设圆光,最顶处是攒尖式桃形饰、铜质金章。大殿西的望月楼,是建筑群中最精致的部分,两层檐下都以斗拱承托,房面由黄、绿两色琉璃瓦覆盖。正脊、垂脊、两山壁面,都采用各色雕有龙、云、凤、花卉琉璃瓦构成。阁楼进深6米,面宽9米,高9米。整个建筑群,规模宏伟壮观,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建筑面积为6千平方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