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律分类:【地域文化】 9世纪中叶,吐蕃末代赞普达玛实行大规模禁佛,解散僧侣组织,阻止学经活动,停止经典翻译,封闭或拆除佛教寺院,使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它在吐蕃本部没有了立足之地。当时有名叫藏?绕赛,约?格琼和玛?释迦牟尼的三名佛教僧人正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曲卧日山上静坐,他们并不知道禁佛事件。后来看到有些僧人扛枪打猎,感到奇怪,上前询问,才知道此与佛教戒律相悖的事是由于禁止佛教强迫所为。他们得知禁佛事件原委后,立即把佛经尤其是有关戒律方面的经典驮在一匹牲口上,昼伏夜行,逃往西部阿里。由于阿里地区也在禁佛,辗转至今新疆地区。由于民族不同,语言不通,难于在当地立足,于是又东至青海,在多康地区从事宗教活动。后来,今青海省循化县境内有个名叫穆苏赛巴的藏人请求出家为僧。按照佛教规定,授比丘戒必须有10名出家十年以上的僧人在场,但当时因情况特殊达不到这标准,除藏?饶赛等3人外,又请两位汉僧,凑足5人,达到最低限度,让他受戒出家。后来此人被尊称为喇钦?贡巴饶赛意明大师之意。喇钦出家后,在安多藏区进行宗教活动,还到过今甘肃省的张掖地区。他未能如愿去西藏复兴佛教,于是住在今青海省化隆县境内的旦斗地方,授徒传教,使旦斗成为安多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后来,吐蕃王室后裔名叫意尧坚参的人成为山南一个地方势力的首领,又是桑耶寺的寺主,此时为10世纪中叶。意希坚参为自己的统治需要,派遣卢梅、楚臣喜绕等10人,前往多康地区学习佛经,这些人在旦斗地方从喇钦处学习佛教徒应持守的准则――律学。他们返回西藏后,传授戒律、弘托佛法。在藏传佛教史上,将由东部多康地区传入西藏的佛教戒律传承称作东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