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方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方朔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崇拜对象之一,又为民间所供奉的神碉。本为西汉武帝侍臣,字曼倩,据《独异志》所载:东方朔之父为张夷,字少平,死后其妻田氏寡居多年,后梦一人自天而降,压其腹部,因而怀孕。恐无夫而孕,邻人鄙之,遂迁居代郡东方里,产一男婴,故名。《三洞群仙录》云:东方朔出生三日,父母皆亡,有人得之,不知其姓氏,因见东方始明,故名。其自幼聪颖,过目成诵,长于文辞,诙谐滑稽,能晓道术。据传曾上书汉武帝自荐,被汉武帝召为金马门侍中,经常讽谏,促汉武帝改过,时人称之为仙人。死后被奉为太白星精,即金星,又称岁星。一些地方建有专门宫观祀之,或将其配祀子其它宫观中。 历史上的东方朔,汉武帝时人。《史记?滑稽列传》:“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曾上书武帝,拜为郎。东方朔虽为朝官,但行为无状。武帝赐饭,“饭已尽, (东方朔)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又用上赐钱帛于长安娶妇,一岁一易娶,因此朝中人皆呼之为“狂人”。《汉书?东方朔传》记有他上武帝书的内容,曰:“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如此在皇帝面前漫天吹牛,真是亘古鲜有。对于这种生活方式,东方朔自有一番高明的解释:“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庭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原来他的狂放诙谐,是一种避世之法。他身居朝庭宫殿,而能安泰若居深山。这种本领实在难得。然作为道教仙人的东方朔似乎更玄乎。《洞冥记》载东方朔有许多神迹。其母田氏,生朔时已二百余岁,颜如童子,生东方朔三日却死。邻母怜而收养朔,三岁时即通诵天下秘籍,而且常常对着空中说话。有次出去一年方回,急得养母大骂,他却说到了紫泥海,因污泥弄脏了衣服,到虞渊洗衣,早上去,晚上回,不知怎么便过了一年。长大后为武帝臣,相处融洽。常开玩笑,并教武帝仙术,武帝求问长生之道,他说得服东北之芝草和西南春生之鱼。且说自己年幼时曾逢仙人,泛红泉而食芝草。朔曾东游吉云之地,得神马,高九尺,乃是西王母坐骑。东方朔死后武帝曾询问仙人太王公,太王公言朔乃天下岁星,已有十八年不见,武帝于是长叹:“东方朔生在联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汉武帝内传》中叙东方朔的仙化:“一旦乘龙飞去,同时众人见从西北上冉冉,仰望良久,大雾覆之,不知所适。”《谷俗通》叙其生平更奇特“东方朔,太白星精,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但不管神仙家将东方朔说得如何神奇,作为仙人,他的影响远不及吕洞宾、李铁拐等人。在民间,他更多地作为一位机智幽默的人物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东,一说今陵县东北)人。汉武帝即位,征四方之士,东方朔上书自荐,待诏金马门。后为常侍郎、太中大夫。他性格滑稽,才思敏捷,言词诙谐。曾以辞赋谏武帝戒奢侈。如武帝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力,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又曾陈政治得失、农战强国之计。然终不为武帝重用,反以俳优待之。他善长于辞赋,以《答客难》、《非有先生论》较有名。《答客难》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叙说生在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故有才能也无处施展,抒发自己的不满。此赋议论酣畅,语言颇能表现出他的滑稽性格,如说:“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亡。”在《非有先生论》中,假托非有先生在吴为官,“默然”三载,适逢吴王问他,趁机以历史上许多诤谏遇祸之例,启发吴王虚心纳谏的故事,用以劝谕帝王。后来的辞赋家杨雄、班固、张衡等人皆以为师,仿而效之,《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20篇,今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曾托其名流传于世,实非他所作。《史记》、《汉书》有传。 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陵县东北三十里)人。汉武帝初即位,下诏征举方正、贤良之士,朔上书自荐,对自己的才识毫不讳言:“臣朔少央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武帝壮其言,命待诏公车,久之,被封为常侍郎,又任过太中大夫等职。武帝曾问他,比董仲舒、公孙宏、司马相如辈如何,朔答道:“朔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当时朝廷多事,文人多奉使四方,独他与枚皋、郭舍人在武帝左右,以漫嘲诙谐为娱乐。故时人称他们为滑稽家。相传朔常因诙谐而得到武帝赏赐,便用以置妾侍。日久厌弃,便把妾侍赠人,再买新妾。他能闹中取静,自谓:他人隐居,均在山林,独他却隐居在金马门中。他的行动和思想既然这样浪漫,于是后人就把种种诞漫之谈附蓄到他身上,并衍生出许多关于他的奇异传说。题朔撰的书有《神异经》与《海内十洲记》,体例均仿《山海经》,然略于山川道路,而多载诡异之物,间有嘲讽之辞。鲁迅以为朔虽以滑稽名,然诞漫不至此,所以断为伪作。(见《中国小说史略》)朔以不得重用,故作散文《答客难》以自慰,又有《非有先生论》,也是用以自喻的文章。还有《封泰山》、《责和氏璧》、《从公孙宏借车》等20篇。名作《七谏》1篇为赋体,为《汉志》所未载。 东方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