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珠与满族珠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珠与满族珠饰分类:【风俗文化】 满族故地以产东珠而盛名,东珠为一种江河中产的蚌蛤珠,其“匀圆莹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菽颗”,是珍珠中的上品。据《金史?舆服志》载:“金人……贵显者方顶循十字缝饰以珠,其中贯以大者,谓之顶珠。”女真老人常以“令珠”计岁,每年岁首增一珠,挂以胸前,死后同入葬。《建州闻见录》的作者申忠一亲眼见到了“奴酋(努尔哈赤)常坐,手持念珠而数”。可见明末女真人挂珠的风尚。清廷专设珠轩统辖采珠事务,使珠业兴隆,朝珠成了清朝礼服的重要佩饰。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挂朝珠,京官、军机处、输詹、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鸿胪寺等处官员,不分品级都可戴朝珠。按制皇帝戴东珠或珍珠朝珠,皇太后、皇后戴一盘东珠,两盘珊瑚。其他王公大臣则不许用东珠或珍珠朝珠。一般用珊瑚、玛瑙、象牙、翡翠、密腊、琥珀、碧玺等名贵原材料制成的朝珠,皇帝、太后、皇后的朝冠都有三层珠顶,珠饰成了皇家威严的标记。 满族先民还选取鱼瞳仁做珠,《册府元龟》载:“开元七年,?砣献鲸鲵鱼睛”。《明一统志》云:“女真出鲸睛”。可见鲸睛是一种重要贡品,在满族的长篇传说《东海沉冤录》中讲述了东海窝集部的女真人以鱼睛作佩珠,并选鱼睛珠三百颗,贡与乌拉王。据传鱼睛珠知海潮,温润不躁,炎夏佩戴凉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