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丝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丝弦

分类:【地域文化】

土家族民间曲艺。丝弦,亦名南曲,流传于长阳资丘一带土家族村寨, 已经有两百余年的历史,被民间称为“雅乐”。其演唱一般在喜庆场中或劳动休闲时间;传统演唱方式主要是坐唱,亦可一人自弹自唱,亦可多人按段子内容中不同人物对唱,亦可两人以上齐唱等多种形式。唱腔为曲牌体。曲调质朴委婉,适应性强,宜于叙事抒情。整个唱腔分为“南曲”、“北调”两大腔系,南曲腔系有31个曲牌;北调腔系仅存1个曲牌,名为《寄生》,其调舒缓,优雅缠绵,全曲八句唱词,共108板,个别字的行腔,抑扬顿挫,迂回绵延达18拍之多,在曲艺音乐中非常罕见。乐器,以三弦伴奏为主,配以二胡、四胡、月琴、扬琴;弦式为1.51和5.25,板式为一板三眼,即头板响一重板,二眼停板,三眼四眼各响一轻板,如此循环轮转。传统曲目,题材广泛,从已发掘的一百多个曲目,有取材于历史演义小说和戏本的,如《借东风》、《昭君和番》等;有神话寓言故事的,如《螳螂讨亲》等;有咏物怀志的,如《风》、《花》、《雪》、《月》等;有表现土家风情的,如《胖大嫂过江》等;有歌颂高尚道德情操的,如《扫松》等;有应酬教诲的,如《弄璋曲》、《弄瓦曲》等。在众多曲目中, 《赵云救主》和《打渔杀家》这类表现古代英雄人物驰骋沙场,金戈铁马的段子,在湖北其他小曲中少有。1962年,在中国曲艺家协会武汉分会举办的湖北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鉴于丝弦鲜明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遂以其流传地域改名为《长阳南曲》。

流行于全省广大城镇,因以扬琴、月琴、胡琴等为主要乐器而得名。源于明、清之际的时调小曲,现存曲牌240余首,曲目分短篇、中篇和长篇三类。丝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方言音系等原因,形成许多风格不同的支派,如长沙、常德、邵阳、衡阳、浏阳、武冈、辰溪、湘潭、大庸等处,均有本地特色的丝弦。丝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交替进行。道白分说白、表白、对白、插白4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