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两汉文化旅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两汉文化旅游

分类:【传统文化】

两汉文化旅游,系指与两汉文化遗存(包括文化遗址、文物、遗迹、遗风、遗俗等)有直接关联的文化旅游活动。两汉包括西汉和东汉。西汉建于公元前206年,定都长安,传10代、12帝,历时214年,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实行托古改制,公元17、18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后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公元25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传8代,共14帝,历时195年,至220年灭亡。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承秦制,恢复和健全封建国家机器,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实际郡国并行制,即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实行同姓分封制。经过景帝平定吴楚七国叛乱和武帝削弱王国势力的斗争,割据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汉武帝在位54年,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建树。在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削弱和打击了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建立新的选官制度,用“察举”、“征召”的办法选拔人才,创州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和“平准均输”政策;颁布“算缗”、“告缗”令,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军事方面,三次出兵攻打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方安全的威胁,并向南用兵,初步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西亚乃至欧洲的联系,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了中原文化,也把西域文明带到了中原。东汉初,光武帝大力释奴,并制定法律保障奴婢的生命安全,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有益的社会政策,在短时期内社会生产得到了发展。章帝以后,宦官与外戚轮流专权,祸乱朝政,至汉献帝已成傀儡,天下割据互相征伐不已。西汉时期农业、手工业生产都得到恢复和发展,兴修水利,推广先进农具和技术如耦犁耧车和代田法等,提高了劳动效益。工商业出现了官营和私营两个系统。官营手工业,如煮盐业、冶铁业、铸钱业都具有很大规模。私营手工业主要制造器具,衣食日用品的作坊非常普遍。纺织业更出现数千人的大作坊,纺织品的种类花色繁多,如缟、素、绫、绢、缣、绨、绵、绣、绮、罗、纱等,还有多种新的染印技术。文景时境内不设关卡,所以商贾周流天下,出现了许多大商业都会和富商大贾。汉代的对外贸易也很引人注目,除了边境的贸易之外,还有丝绸之路的贸易,以广东为主的海上对外贸易也有很大发展。东汉时期,瓷器、阳燧的发明,织花机的创造,以及木炭的利用,水排、翻车、水碓、霹雳车等的发明,都显示了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考古发掘表明,汉武帝时已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加以改进,使造纸术逐渐得以推广使用。两汉时期的文化也有很大发展。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赋、乐府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著名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贾谊、晁错等;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医学也取得很大成就。武帝时立太学,初设五经博士,历代沿袭。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著有《论衡》;史学家班固著有《汉书》,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陀发明了麻沸散、“五禽戏”等。东汉时期问世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学典籍。汉代艺术首推绘画,主要是壁画和石刻画,近年汉墓出土的帛画也极引人注目,题材十分广泛。汉代雕刻,主要是石雕、石刻,多施于碑碣。如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有胡人、牛、马等雕刻,形象生动。东汉熹平石经则是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汉代的漆器、陶器均有特色。汉墓出土的陶俑种类繁多,造型逼真,而以成都的说唱俑、洛阳杂技俑尤为著名。汉代的音乐、舞蹈,因宫廷重视而得到发展。汉武帝设乐府,命李延年主管音律,广采民间歌诗配以乐曲以便于演唱。汉代西域的琵琶、箜篌、羯鼓、羌笛等都已流传内地。两汉之际,佛教也从西域传入内地。东汉桓帝、灵帝时,西域名僧安世高、支谶来到洛阳传教,译佛经多种,逐渐吸引了许多儒家知识分子及朝中王官。两汉旅游重点景观在西安、洛阳等地,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河北满城汉墓等遗迹。通过旅游,可使中外旅游者得以体察、感悟一个处于奋进时期民族的勃勃生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