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两种教育制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两种教育制度分类:【传统文化】 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同时存在的教育制度。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区发展又不平衡,一时普遍开办全日制学校有困难,所以在发展全日制的同时,也开办一些厂办、社办、村办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劳动与学习的时间灵活掌握,可以忙时少学,闲时多学,有“4?4制”、“2?6制”、“隔日制”和“隔周制”等多种方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发展经济,实施教育结构改革,把部分城乡高中改为职业高中,恢复了农业中学,发展了中等专业学校的技工学校,恢复了职工业余教育等。这些类型的学校都离不开劳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半工半读学校。但业余学校是成人教育,与正规学校又有不同,故我国学制实际上是两种制度、三类学校(全日、半工半读、业余)。 1958年,刘少奇提出: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同时并行: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学校制度,一种是半工半读学校制度。1964年,刘少奇视察山东时,再次强调要实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为了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山东省大力发展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至1965年,农业中学发展到5065所,在校学生28308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高小毕业生升学率高于“大跃进”的1958年。在全省形成了一套文化基础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半农半读性质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制度,成为农村社队培养发展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人材和劳动后备力量的基地。农村职业学校贯彻了以教学为主,面向农业的原则,分初中、高中两级,学制均为三年。教学内容以文化基础课程为主,并授以农学、林果、农机、畜牧等专业技术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