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丧葬信仰与禁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丧葬信仰与禁忌分类:【中国民俗】 中国人有强烈的“慎终追远”的意识,表现为一种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鬼魂观念和血缘观念的结合,认为人有阴、阳两界之分,人死为鬼,人死后到了“那边”还和生前一样生活,只是灵魂脱离了肉体,成为一种无形无质、变化无常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且具有比阳世中人更为强大的某些神秘力量,因而能够危害或者保护还活在阳世的人们。这种观念导致人们不再随便处置尸体,而是要讲究葬式,以表现对死者的尊崇和敬畏。但由于死亡本身是有着一种凶恶不祥的俗信意义,因此,人们便遵从一些禁忌以确保葬礼顺利进行而又可趋吉避凶。 人死了,一般忌称“死”,而说“老了”、“过了”或“过世”。人死后,要为死者穿上一套新衣服,称“寿衣”,寿衣多喜单忌双,惟恐死亡的凶祸再次降临。入殓时,俗忌有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在场,惟恐受到凶厄的影响和冲犯。一般外人忌靠近棺材,除了死者最近的亲属外,其他人都退后几步甚至退入别的房间,因为如果人的影子被关进棺材,此人的健康将受到危害。省内人们对葬地的选择颇为讲究,俗以为坟墓安葬的好坏能直接关系到后代人的穷达寿夭、贫富吉凶。已出嫁的女儿,不能给父母送终,以防婆家不发,故有“好女子往别方,差媳妇能送终”之说。在莲花,清明和冬至时节,为祖宗扫坟供奉的米?,忌给女儿和外人带走食用,怕带绝子孙。身死外地,尸体和棺木不能入宗族祠堂,不能进村,须在村外搭棚行丧,以防带鬼进村,若进村、进祠堂,全村必遭灾受难。在峡江,忌正月十五前厅堂里停尸,以防全村人财伤损。出葬时,路经邻村,必须奏乐。服丧期间,忌穿红着绿,忌远出,忌喝酒坐首席,忌办婚嫁喜事。在吉安,孝子忌随意闯入邻户,若有急事相求,入门前须单腿下跪。在新余,儿子忌49天内理发,女儿忌49天内捻面。坟墓忌两男夹一女或两女夹一男,以防人在阴曹地府争执吵架。这些丧葬禁忌多为旧时习俗,如今只是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可以见到,不过,也都在发生着演变。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