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丞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唐代杜佑《通典》卷24《职官》6:“汉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御史丞;一曰中丞,亦谓中丞为御史中执法。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员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盖居殿中察举非法也。”东汉中丞“与尚书令、司隶校尉朝会皆专席而坐,京师号为三独坐,言其尊也。”汉以后沿置。明代洪武十六年(138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左右副都御史充中丞之任。明清巡抚或以副都御史出任,或例兼右副都御史衔,故巡抚亦称“中丞”。 官名。秦、汉时御史大夫的属官有两丞,即御史丞和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掌管兰台图书秘籍,外督部刺史,内领诸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因其负责察举非法,故又称“御史中执法”。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中丞即为御史台之长。历代多沿置,或为御史大夫之副,或为御史台之长。明初置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的职责与前代御史中丞基本相同。清代以右副都御史为巡抚的兼衔,故将“中丞”用作对巡抚的别称。详见“御史中丞”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