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俄北京条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俄北京条约分类:【地域文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中俄续增条约》。1860年,英法侵略军攻占北京,清政府被迫请求沙俄“调停”。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乘机进行外交讹诈。11月14日,迫使清政府钦差大臣奕阅在北京签订该约,共15条。有关东北的主要内容是:承认《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此后两国东界,定为由什勒喀、额尔古纳河两河会处,即顺黑龙江下流至该江、乌苏里河会处,其北边地属俄罗斯国,其南边地至乌苏里河口,所有地方属中国。自乌苏里河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二河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河西之地属中国。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交界逾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从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和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属中国。两国交界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上所言者,乃空旷之地。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至东边自兴凯湖至图们江中间之地”,“应为何定立交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东界查勘,在乌苏里河口会齐,于咸丰十一年三月内办理”。根据该约规定,沙俄不仅强迫清政府承认了 《瑷珲条约》的割地内容,而且还将该条约所规定的中俄共管区,一举变成了沙俄独占,从而把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了俄国版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