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俄瑷珲条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俄瑷珲条约分类:【地域文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47年,沙皇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对中国黑龙江流域开始了有计划的扩张活动。1850年占据庙街,以后又占据黑龙江口阔吞屯,并设立哨所。1854―1856年,穆拉维约夫率军武装强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地区,1858年5月23日,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之机,穆拉维约夫亲率舰至瑷珲 (今黑龙江瑷珲),同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以联合英国对华作战相威胁,晚间,出动军舰在黑龙江上放枪开炮,制造战争恐怖,5月28日,奕山被迫签订 《瑷珲条约》。条约规定:一,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二,精奇里江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仍准中国居民永远居住,归中国政府管辖,俄国“不得侵犯”,三,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领土由中俄“共管”,四,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最初,清政府拒绝批准这一条约,但在1860年沙俄诱逼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时被迫承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