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原文化的地区差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原文化的地区差异分类:【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其内部也存在着地区性差异。大体说来,中原文化内部,可分为六个小文化区,即豫西、豫东、豫北、豫南、豫中和南阳文化区。这六个文化区有共同的地方,又各有其不同之处。 (一)豫西文化区
豫西文化区以洛阳为中心,包括洛阳和三门峡两个市。这里开发很早,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就是以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命名的。这个文化区北有黄河,南有伏牛山,西有幽谷关,东有虎牢关,地理位置险要,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建筑、古墓冢、古文化遗址、石窟石刻等到处皆是。 该文化区的洛阳,位于豫西平均海拔最低的洛阳盆地的底部,北依邙山,南临伊阙,伊、洛、、涧四河贯穿其中,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的腹地。 它是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七大古都之一。洛阳作为城市,已有3000多年历史。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九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其中唐代是它的极盛时期,商业发达,文化昌盛,有人口100余万。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商代西亳遗址、隋唐含嘉仓遗址、中国最早的寺院白马寺、驰名世界的龙门石窟、中国三大关公庙之一的关林、白居易墓、杜甫墓等都在洛阳或其附近。洛阳还以盛产牡丹闻名于世。 (二)豫东文化区
豫东文化区包括开封市、商丘地区和周口地区。这个文化区以开封为大中心,另外还有商丘和淮阳两个小中心。 开封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和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都在这里建都。其中北宋在此建都168年,则是它的鼎盛时期,人口超过百万,不但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会。史书上和小说中所说的大梁、汴州、东京、汴京等,都是指的这里。全市有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十处。铁塔、龙亭、相国寺等名胜古迹,闻名海内外。北宋时期,冯义升等人曾在此发明以火药做的火箭,苏颂曾在此制造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封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在古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发达,适宜农业发展。金元以后,由于黄河决口泛滥,使开封城市逐渐衰落下来。 商丘位于黄淮冲积平原。公元前17世纪,商朝的始祖契就是在这里建的国家。周朝时是微子的封地,称为宋国。西汉时是梁孝王的封地,称为梁国。隋唐时称宋州。北宋时为陪都,称作南京。3000年前的古建筑阏伯台(又名火神台)、商代名臣伊尹的墓地伊尹林、永城的陈胜墓,都是有名的文化遗迹。永城的芒簇山相传还是汉高祖斩白蛇而起义的地方。 淮阳即古代的宛丘。相传这里是伏羲氏和神农氏的首都。淮阳的太昊陵,据说就是伏羲氏的坟墓。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4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这里商为陈地,周为陈国,秦为陈郡,西汉为淮阳国,唐和北宋称陈州。《诗经》上的《陈风》,就是这里的民歌。战国时,楚顷襄王曾迁都于此。陈胜、吴广起义时,也曾以此作都城。附近的太康县,相传是夏代都城之一,有夏代国王太康的陵墓。鹿邑县是先秦思想家老子的故乡。西华县相传是女娲之都,有女娲城遗址。 (三)豫北文化区
豫北文化区以安阳为中心,包括安阳、新乡、濮阳、焦作、鹤壁等市。安阳西靠太行山,北临漳河。2万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居住。商朝自盘庚以后,八代十二王,前后273年,都以安阳作为首都,是商朝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北朝时,安阳称为邺城,曾是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首都。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在安阳出土的。文峰塔、修定寺塔,都是安阳有名的古建筑。 濮阳古称帝丘。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建都于此。春秋时期,卫国也在这里建都,前后经历21代国王,当时的名称叫做五鹿城。北宋称澶州,是宋辽澶渊之盟所在地。明清称开州。相传汉字的创始人仓颉,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政治家商鞅,唐朝天文学家一行和尚,唐代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清代农民起义领袖李文成,都是濮阳人。仓颉陵、子路坟等,都是这里重要的古迹。 新乡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山前平原的过渡地区,它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历史上有名的周武王攻打商纣王的牧野之战,就是在新乡进行的。西周时为帑国所在地,《诗经》上的《帑风》,就是这一带的民歌。西汉时称为新中乡。新乡这个名称起源于隋朝。市区的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的东岳庙,北郊的潞王坟,都是巍峨壮观的宝贵文化古迹。 鹤壁在周代属邶国。市内有东魏时开凿的五岩寺石窟,窟内有佛龛40多个,造像150余尊。其他古迹有浚县的大?山和淇县的纣王墓、摘心台等。 焦作位于太行山与豫北平原交接的地方。西周时属于雍国。西晋王朝的创立者司马懿父子和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都是这个地方的人。现有省级重点文物胜果寺塔和市级重点文物汉献帝陵等。 (四)豫中文化区
豫中文化区以郑州为中心,包括郑州、许昌、平顶山、漯河市等河南中部地区。郑州是商朝中期的首都,至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它在西周时是管国,春秋时属郑国,战国时属韩国。著名的中岳嵩山就在郑州市境内。市郊大河村有仰韶文化遗址。登封县有夏都遗址,还有中原名刹少林寺、建筑宏伟的中岳庙和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荥阳县有古鸿沟遗址、汉霸二王城和虎牢关。所属巩义市有闻名中外的北宋皇陵、杜甫故里和北魏时开凿的石窟寺。 许昌市在历史上长期称作颍川郡或许州。东汉末年,汉献帝曾以许昌为首都,并在这里让位给曹丕,成为曹魏的首都。相传,禹的儿子启曾建都于许昌市所属的禹州市境内。禹州市还以出产钧瓷闻名于世。 平顶山在西周时属应国,春秋时属楚国,战国时属韩国。它是中原的重要产煤区。所属宝丰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有马街书会(曲艺盛会),至今已有600年历史。郏县有宋代大文豪苏轼墓。 漯河市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家乡。 (五)豫南文化区
豫南文化区包括驻马店和信阳两个地区,它在古代分别以汝南、信阳和潢川为中心。驻马店地区在春秋时有蔡、沈、江、房、道等国,汉称汝南郡,唐称蔡州,元以后属汝宁府,处于沙颍河之南,淮河以北。这里汝南县的天中山,在古代被称为“天下之中”(豫州在九州之中心,天中山又在豫州之中心)。这个文化区有春秋时蔡国故城等古城址10余处,颍悟塔等古建筑70余处,古墓葬、古文化遗址400余处。 信阳地区位于淮河上游,南有大别山,西有桐柏山,千里淮河从中间穿过。西周时这里有申、蒋、息、蓼等国,春秋战国时又增加了黄、赖、弦等国,后来为楚国所统一,至今留有许多楚文化遗迹。南北朝时以淮河为界,北属北朝,南属南朝。这里是南北交界的过渡地带,文化上有较浓的过渡色彩。楚国水利专家孙叔敖、对开发福建地区有贡献的五代十国首领王审知、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元代文学家马祖常、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等都出生在这里。 (六)南阳文化区
南阳文化区以南阳为中心,它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周围有山,是个盆地。大约在40―50万年以前的南召猿人,就生活在这里的白河上游。西周时,这里有唐、邓、吕、淅等国。秦朝始称南阳郡,后来又称南阳府。在古代没有铁路时,这里是南下湖广、西入川陕的交通要道。水利发达,土地肥沃。东有淮河,南有汉水,西通长安,北通洛阳。东汉时,刘秀从这里起家,曾产生过张衡、张仲景等世界一流的文化名人。文物古迹很多,有名的如医圣祠、武侯祠、张衡墓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