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书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书法分类:【传统文化】 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是借助于汉字的书写形式,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 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千余年历史。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到殷代的甲骨卜辞、西周铜器铭文、秦代小篆,是汉字发展而渐趋完美的过程。兹后随着时代的需要,文字的形制也由篆而隶、而草、楷、行书,递相演进。 书法原指作字记事之技艺,随着书体的增多技法日精,文字的书写点画篇章之间,气韵蕴藉,风神荟萃,足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感情、趣味、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至此,书写不仅是为了记录语言,而且是为了抒发感情,表现作者的精神美,遂与汉字的实用性分道扬镳,形成一门独立艺术。 人们有意识地追求书法艺术始于春秋战国,此后,名家辈出,秦代李斯的篆书已达登峰造极的境界;两汉为隶书的黄金时代,书法风格也呈多样化;魏晋南北朝真、草、隶、篆、行五大书体基本形成,各有名家;唐代书学鼎盛,五种书体竞相媲美;宋元时代书法继承晋唐,崇尚意趣,行、草成就最高;明清至近代,书学承前启后,日趋昌盛,从而形成了我国辉煌灿烂的书法艺术史。 在书法艺术的长河中,圣贤迭起,灿若繁星,出现了无计其数的书法家。他们为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所遗留下来的书法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无论是碑刻墓志,书札简牍,还是遗书遗文、条幅卷册,或墨迹、或刻本、或单帖、或丛帖,均是中华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书法作品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浩如烟海。通过这些书法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情况,并可从中得到学习和借鉴的楷模。 从书法形成之日起,人们即对其成长予以关注,为之谱、为之序,进行介绍、评论、研究,一些书法家也通过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提出立论,从而形成了专门的书学理论,产生了大量书学理论著作。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书法艺术、考证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