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古代战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古代战船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用于水上作战的战斗舰船。中国在商末武王伐纣时,已使用船只运送兵员渡过黄河进行作战。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楚国派“舟师以伐吴”。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吴国出动舟师与楚国舟师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县西南)。自秦汉至明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我国古代战船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战船建造之国,在战船建造与使用上具有许多特点。首先是水军战船数量多、舰队规模大。汉光武帝在建武十八年(42),就派伏波将军马援分乘2000艘战船,前往交觐作战。明代永乐年间,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就组建了一支拥有208艘各型舰船、载运官兵2.7万多人的大舰队,其中有大型宝船62艘。其次是大型主力战舰屡有创新。汉代的楼船高达十多丈。船面上建楼二至四层。东吴的楼船可载3000人。隋朝杨素建造的大型五牙船,上建五层楼,乘800多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长达44丈、高达18丈。其三是分类科学合理。西汉时期已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需要,将战船进行分类:大型楼船称为帅船,运送士兵登陆的战船称为“先登”,用于冲击敌方船阵的战船称为“蒙冲”,侦察敌情的战船称为“斥候”,轻型快速的战船称为“赤马舟”,小型战船称为“艇”,装有冲角的战船称为“突冒”等等。战船进行科学分类后,既使将士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又利于互相进行协同作战。其四是兵器装备不断改善。早期战船只装备刀、矛、弓、剑,秦汉时期增加了弩,东晋时期的战船已安有拍杆,宋代的战船使用了火球和火药箭,元末明初的战船开始装备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明代嘉靖年以后,水军战船已装备了舰首炮。兵器的不断改善,提高了水军的战斗力,促进了水军战术的发展。其五是行船设施常有创新。秦汉时期,战船上的桨、橹、舵、帆、桅、叮(碇)等船具,都已先后发明并普遍使用。唐德宗时,宗室李皋创建了“车船”。公元11世纪,我国已将指南针用于军事航海,成为指示战船航行的重要仪器,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古代战船技术的重大贡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