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帝后日常御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帝后日常御膳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帝后日常御膳的规制、礼仪、具体内容,清代宫中档案记载最为详尽,可作为其典型和代表。它有如下内容和特色:1、帝后日常用膳有严格的礼仪与规制。皇帝平时吃饭称为“传膳”、“进膳”或“用膳”,其地点并不固定,多在皇帝的寝宫、行宫或经常活动的地方。皇帝每天分早、晚两次用膳,早膳多在卯正以后(早六、七点钟);晚膳却在午、未两个时辰(中午十二点至午后二点)。另外,每天晚上在酉时(晚六时)前后还要进一次“晚点”(小吃)。每到传膳的时候,太监先在传膳的地点布好膳桌,当膳食从膳房运来之后,迅速按规定在膳桌上摆好,如果没有特别旨意,任何人都不能与皇帝同桌用膳。由于皇帝用餐时间、地点有时不定,膳房为顺应此局面,采取两个方法:一个是用“行灶”(作菜时使用?炉);一个是使用“热锅”。热锅有两种样式,有银制碗、铁制碗两种,将作好菜肴以此保温,一旦说“传膳”,可立即将铁碗内的菜放入瓷碗,捧上餐桌。2、帝后日常用膳,席面丰盛,食品烹制精美。如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十日,进给皇太后的一桌早膳是:“火锅二品:羊肉炖豆腐、炉鸭炖白菜;大碗菜四品:燕窝‘福’字锅烧鸭子、燕窝‘寿’字白鸭丝、燕窝‘万’字红白鸭子、燕窝‘年’字什锦攒丝;中碗菜四品:燕窝肥鸭丝、溜鲜虾、三鲜鸽蛋、脍鸭腰;碟菜六品:燕窝炒薰鸡丝、肉片炒翅子、口蘑炒鸡片、留野鸭丸子、果子酱、碎溜鸡;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饽饽四品:百寿桃、五福捧寿桃、寿意白糖油糕、寿意苜蓿糕;燕窝鸭条汤;鸡丝面。”用膳毕,皇帝、太后、皇后余下的膳食菜品,一般都赐给妃嫔、皇子、公主、大臣等,而妃嫔所余菜品,则多赐给宫女与太监等人。3、帝后日常御膳,膳食物料,均有分例,并统一造办。皇帝及帝后妃嫔,包括皇子和福晋在内,每天膳食所需要的物料,均有明确的分例规定,并由各处按一定分例备办。如皇帝每日恭备的分例为: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五只(其中当年鸡三只)、鸭三只,白菜、菠菜、香茶、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六十个,包瓜、冬瓜各一个,苤蓝、干闭蕹菜各五个(六斤),葱六斤,玉泉酒四两,酱和清酱各三斤,醋二斤。早、晚随膳饽八盘,每盘三十个。而御茶房还要恭备皇帝每天用的茶、乳等。中国帝后日常御膳,是中外游客进行访古或仿古饮食文化旅游、中国宫廷文化旅游中的一个重要而生动的内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