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民间行止禁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民间行止禁忌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民间,从古至今,在行止活动方面,禁忌甚多、甚繁,且代代相沿成习尚。民间行止禁忌,可归结为行止方向、行止时间两个方面:其一,行止方向禁忌。中国民间,向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古训。故行止出门时,一定要占卜方向,并认为行止出门的方向上是有吉凶兆示的,因而要有所禁忌。如民间谚语有:“老不上北,少不上南”,“老不游川,少不游广”,“老勿走新疆,少勿走苏杭”等等,便是出门禁忌的反映。其二,行止时间禁忌。民间认为,行止出门必须选择吉日,方能成行。因为噩神在四方云游,故须加回避才行。山东一带民间,俗忌正月初五出行,认为初五为破五,恐有不吉。又有忌“黑道日”出门行止的习俗,认为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都不能出远门。河南民间,更有“要出走,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的禁忌风俗。而肖县民间,则有“三六九,向东走;二四七,向正西”的说法。而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禁忌习尚。直到清代,官吏上任,百姓搬家,也多忌正月、五月和九月,认为这些月份当“至尊之位”,人们应当加以避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