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致公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致公党分类:【传统文化】 爱国民主党派之一。简称“致公党”。以归侨、侨眷为主要成份。前身为“美洲洪门致公堂”。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一些洪门人士逃亡到海外,开始在华侨中发展组织,美洲洪门致公堂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组织,约数万人。以“忠诚救国,义气团结,义侠除奸”为宗旨。1904年,孙中山以“洪门大哥”的身份对其改革整顿,重订新章程,定宗旨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25年10月,由美国旧金山致公堂发起,在旧金山举行恳亲大会(即致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致公党,选举陈炯明、唐继尧为正、副总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号召党员抗日,发动华侨募捐,积极支援抗战。1947年5月,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告海外侨胞书》,修改党章并重新登记党员进行组织整顿。会议揭露和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内战和独裁专制、贪污腐化的罪行,提出“为中国政治民主化而奋斗到底”;大会决议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是该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1948年5月,该党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与各民主党派联名通电表示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派代表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参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积极参加国家大事的协商,调动其成员及所联系的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特别是落实侨务政策和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工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党目前在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有地方组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