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大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大夫

分类:【传统文化】

①周代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左传?僖公四年》:“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荀子?大略》:“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吉事尚尊,丧事尚亲。”②秦、汉时侍从皇帝之官。秦置中大夫,秩比二千石,掌议论、顾问应对,为郎中令之属官。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为光禄大夫。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也置,从三品上。寻罢。③王国侍从官员。汉置,多用文学之士,掌奉使京城及诸国。两晋、南北朝沿置,晋、宋九品。北朝亦置,北魏自从八品至九品上,北齐自从八品至从九品。④新朝王莽时改秩比二千石曰中大夫。⑤职事官名。北魏有典命中大夫等,各司其职,后罢。西魏、北周置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府所辖诸司长官,正五命。⑥文散官名。唐置中大夫,为从四品下文散官。北宋初因之,神宗元丰年(1078―1085年)改制,改为正五品寄禄官。辽无。金朝为从四品中文散官;元改从三品,宣授;明朝从三品,升授。参阅《通典?职官?文散官》、《续通典?职官?文散官》。

官名。①皇帝侍从官员。秦置。西汉因之。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议论,侍从左右,秩比二千石,无定员。多以 “名儒宿德为之”。董仲舒、晁错皆曾为中大夫。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改名为光禄大夫。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亦置,从三品上。寻废。②散官名。唐朝为从四品下文散官。北宋初因之。神宗元丰改制,改为正五品寄禄官。金朝为从四品中文散官; 元朝改从三品,宣授。明朝从三品,升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50:45